查看原文
其他

小奶盒 大故事--华北油田采一小学师生走进牛奶盒回收工厂

卢莉 野趣自然与绿色能量
2024-09-04






关于牛奶盒的关键词

 纸基复合包装物:   日常大家看到的各式各样的牛奶或饮料盒学名叫纸基复合包装。它是由纸、塑料和铝三种材料组成,能够有效阻隔空气和光线,让牛奶或饮料的消费更加方便安全,而且能在不使用防腐剂的情况下平均保存6-12个月。

垃圾分类:

    在垃圾分类中牛奶盒虽然属于可回收垃圾,但是它不能直接扔进垃圾桶,要进行预处理才可以进入再利用环节,这也给牛奶盒回收增加了成本,带来了很大的处理难度。多年来这部分可回收垃圾大部分都没能实现“重生”。

    以纷美250ML标准牛奶饮料纸包装盒为例:每回收1吨可再生纸浆约650公斤;再生塑料200公斤;再生铝粉70公斤。相当于:种植了11棵树木;节省1.64吨石油减排1.94吨的二氧化碳;节约垃圾填埋场6.76立方米。

碳足迹:

    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越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用水、用纸、用电、交通方式、垃圾处理、食物……这些点点滴滴都与碳排放相关。牛奶盒的二次利用也是有效减少碳足迹的一种方式。

“我们集盒 爱护地球”活动:由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于2020年9月份发起,旨在以自然课堂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唤起全社会对垃圾分类及环境保护的意识。经过团队的努力,目前已经将牛奶盒回收从征集到运输最后进入回收工厂的环节全部打通,完成了闭环。在这一过程中将学校、家庭、回收公司和政府环保部门联合起来,形成了全社会的联动和参与。

    采一小学从2020年12月25日开始牛奶盒收集活动以来,经历从五年1班到全校、从不定期收集到设立“牛奶盒回收日”,截止4月19日,全校共收集到62424个牛奶(饮料)盒。首吨面向社会公众收集的牛奶盒走进了普鑫公司的大门。



    在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2日下午,华油采一小学的50多名小学生,来到普鑫纸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同学们都非常好奇他们收集的牛奶盒是如何在这里实现“大变身”的。

    “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一名环保志愿者”帅气的讲解员王少普面对摄像机镜头时说。

    王少普经常关注和支持环保公益活动,普鑫公司的董事长正是他的父亲,凭借对自家工厂的了解,他主动请缨为同学们做讲解员,也实现了对自己的一次突破。

    在志愿者刘运波宣读完安全预案和注意事项后,同学们有序进入会议室观看了两部宣教片,孩子们对牛奶盒的分解有了“初体验”,通过样品展示看到了牛奶盒分解后的状态。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戴好安全帽走进流水线实地察看回收环节。

堆料区:这是牛奶盒进入工厂的第一站,成千上万的牛奶盒、一次性口杯纸、广告纸、背胶纸以及各种纸基复合包装物的边角料堆积如山,同学们发现大部分都是平时见到过的包装物,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肯德基、伊利、蒙牛、韵达、顺丰......同学们仰望高高的物料堆惊叹不已。如果不是进入了回收工厂而是流向垃圾堆,这些垃圾在自然界的分解时间大概是数百年甚至更长。





粉碎车间:经过粉碎后的废纸在这里变成小纸片,有利于分离和搅拌。

纸浆区:牛奶盒到达这里是把其中纸质部分脱离出来进行搅拌,棕色的纸浆可以作为卫生纸的原料,白色的纸浆可以生产成特种纸(压纹纸等艺术纸)。分离出来的塑料进行深度清洗后非常干净,被制作成塑料颗粒,可以作为塑料制品的原材料应用到广泛领域。比如:塑料垃圾桶、塑料衣服架等。


造纸车间: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运转声,纸浆在这里被制成生活卷纸,同学们终于看到了牛奶盒现在的样子,他们非常激动,走到高大的卷轴纸前面抚摸着,啧啧赞叹。



    参观结束后,大家进行了分享,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从节约使用一次性餐筷到低碳绿色出行,从英国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到警醒空气质量关注雾霾指数,孩子们思维活跃、脑洞大开。

    生态环境局宣教科科长袁金良、华北油田采一小学副校长李长涛、普鑫公司负责人王忠良纷纷为大家献上寄语,并且为未来环保进校园进社区进社会提出了展望。

     河北省优秀辅导员、采一小学科学辅导老师刘彦英老师激动地做最后总结:“今天我和孩子们带着最近收集的3883个牛奶盒来到了工厂,孩子们参与并深入了解了牛奶盒回收的各个环节,4个月以来我们一共收集了62424个牛奶盒,并且在收集过程中让孩子们把收集的数据、发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都一起总结提交上来,让孩子们学到了课堂上没有学过的东西,认识自然、了解了更广阔的世界,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我觉得感到特别欣慰,这半年多的辛苦和努力非常值得......”

      感慨最深的是这个活动的发起人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负责人王晓晔,他为了实现牛奶盒的再利用费尽了心思,在活动项目发起之初进行了数千次的拆解尝试寻找最佳的处理方式,积极联系全国的公益组织和社会机构。目前与零废弃联盟、自然之友、中国绿发会、利乐公司、捡拾中国等机构形成了常态化对接。

    然而整个活动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

问题一:孩子们清洗过程中的问题,预处理的标准是什么?有的家长反应,孩子们在清洗过程中加入洗洁精,会不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答:首先请小朋友们记住一个清洗六部曲:

    喝完倒空洗一洗;

    双角向上齐折起;

    动手压平不费力;

    剪开清洗再晾晒;

    压缩打包送回家。

    对于牛奶盒预处理不需要深度清洁,尤其是不能对水资源造成浪费,用淘米水、洗衣服的废水等进行简单冲洗即可。

问题二:平时不怎么喝牛奶,学校征集牛奶盒搞得全家动员喝奶,还得向亲朋好友搜集。

    答:首个牛奶盒回收进校园试点是在农村,因为教育部门有对辖区乡镇学校每日发放营养餐的制度,而牛奶盒是孩子们每天必然会产生的垃圾。学校不做强制要求必须积攒牛奶盒,只是倡导不浪费可再生资源,尽量做到回收。

 问题三:收集牛奶盒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增加了负担,而且耽误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

答:收集牛奶盒是为了孩子们增加社会实践体验,而不必当成工作或者学习任务来看待,这个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促进与家长的亲子关系。


    “目前牛奶盒回收仅是开始,如何让活动具备推广的可复制性和促进回收的高效完成是下一步需要探索和思考的方向,我们希望联合更多的人一起加入环保,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王晓晔


       我们集“盒”              爱护地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野趣自然与绿色能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